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、使命所系,在培养、选拔、管理干部方面要不断健全体制机制,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工作激情和干劲,让有为者有位,吃苦者吃香,流汗流血者流芳。
用好教育培训“风向标”,让干部培养有声有色。“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,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”,要注重干部培养选育工作,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全面了解干部综合素质的“大体检”,严格各类培训结业考核标准,在教育培训内容上涵盖坚定理想信念、提升业务能力等内容,全面提升、准确把握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。要认真开展干部座谈、经验交流等会议,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工作状态、思想状况,引导形成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。有目的地把重点培养对象放到基层一线,在“吃百家饭”中提升能力,在系统的教育培训中了解干部、使用干部,全面培育党员干部挑“重担子”、接“烫山芋”、啃“硬骨头”的综合能力,确保提拔使用的干部经得起历史的考验,让组织放心、群众满意。
把好选人用人“方向盘”,让干部选拔走深走实。“用一贤人,则贤人毕至;用一小人,则小人齐趋”,干部使用好坏关乎着党员干部的形象,关乎着党员干部的战斗力,关乎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。要聚焦选拔干部重要环节,深入基层听取党员干部单位同事和群众的意见,着重收集核实反对意见,在提拔使用干部考察上,要多角度、多方位深入把握干部的“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”五个方面内容,考察过程要透明化,严禁出现“蜻蜓点水”式考察,杜绝“人情式”考察的“好人主义”,将考察干部作为选人用人的“筛子”,确保把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好事的党员干部委以重任,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良好氛围。
把准监督评价“指挥棒”,让干部管理见行见效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建立管思想、管工作、管作风、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。要聚焦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,建立考核评价问题清单,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调整的重要依据。贯彻落实好《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》,让能上能下成为激励鞭策党员干部积极履职的日常机制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细则,按年度、分季度对干部的担当作为、干事业绩进行评比,对“躺平式”干部及时进行调整,对业绩突出、群众公认的好干部提供晋升的“梯子”。防止“有位”干部“无为”,甘愿成为“敲钟的和尚”,在监督管理干部上把准考评“戒尺”,用更加严格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党员干部更好的成长。(兰剑园)
排行
焦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