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|新闻|图片|评论|共青团|娱乐|时尚|财经|军事|体育|创业就业|高校|健康|发现|视频|游戏|汽车|青春励志
始终把人民群众当“靠山”

发稿时间:2025-01-22 10:07 来源: 中国青年网

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科学办法和有效途径,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想再立新功,同样要把“人民群众是靠山”这个优势发挥好。

拜群众为师,学习群众语言。到什么山就要唱什么歌,拜群众为师,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交流。当前,一些党员干部不愿讲“群众语言”,觉得群众语言太土太俗,喜欢用“文绉绉”式的语言与群众交流,既不接地气,也没有“干货”,让群众听得云里雾里。要想成为解决基层问题的“行家里手”,读好理论学习的“有字之书”和深悟群众工作的“无字之书”二者缺一不可,要自觉融入群众中,以谦虚的心态拜群众为师,以求知若渴的心态、不耻下问的姿态向群众学习,做到问政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。要主动与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,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话、方言和俗语进行沟通,在与群众敞开心扉的交流中,总结记录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,从群众中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,从中获取“活知识”,学到“真功夫”,练就“硬本领”。

向群众靠近,增进群众感情。站稳群众立场,保持与群众的深厚情感,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。要想亲近群众,就要先走进群众、融入其中,找到与群众的共同话题。如果弄不清群众想什么、盼什么、要什么,就难以产生共鸣。要带着初心和使命出发,把时间花在脚上,学会用“铁脚板”丈量民生,多去听、去悟、去感受群众心中的期待,聚焦群众所思、所虑和所求,从家长里短、衣食住行方面收集问题清单,多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、找寻办法,确定决策。要从内心深处把群众当成亲人,以心换心、将心比心,与群众交心,和群众做朋友,身体力行感受群众生产生活、体会群众喜怒哀乐,把群众反映的“问题清单”变成“履职清单”,把“等群众上门”变“送服务上门”,努力在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中增进群众感情。

系群众冷暖,解决群众难题。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;厉民之事,毫末必去。群众关心关注越多地方,就是关系群众利益最多的地方。无论环境艰苦与否、任务难易与否、责任或大或小,都要时刻将“人民利益”置顶,将“小我”投入“大我”,将答应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,善于从群众的诉求出发,把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里,把暖心的问候送到群众心里,主动“上门问诊”“下村摸情”,办群众之“急”事,解群众之“难”题,干群众之“益”事,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要自觉把造福群众作为最大的政绩,改进工作办法、转变工作作风,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第一标准,对事关群众利益的“民生大事”,一件一件抓落实,一项一项见效果,在持之以恒抓好民生、办好实中赢得民心,换取口碑。(兰剑园)


责任编辑:小编

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.cn.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

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:中国青年网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|ICP备11020872号-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