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化雨润忠魂,红色基因代代传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,中铁五局路桥公司团委带领公司南沙片区5个项目团支部,于2025年3月30日组织50余名团员青年前往植地庄抗日英雄纪念碑,开展“追忆往昔岁月,传承烈士英魂”青年精神素养提升主题团日活动,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筑牢信仰之基。
【铭记:在庄严仪式中叩问初心】
下午三时,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纪念碑庄严肃穆。全体人员整齐列队,在凤亭大道项目团员青年凌炫麒的主持下,以简短而深情的致辞开启仪式。
“1944年7月26日,珠江纵队新编第二大队在此与日寇激战三昼夜……”随着主持人的讲述,历史画卷徐徐展开。当年卫国尧大队长带领军民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防线,以48位烈士的壮烈牺牲,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抗战奇迹被大家知晓。
路桥公司员工代表托起花圈缓步前行,全体人员垂首默哀,朵朵白菊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敬意,在纪念碑前绽放成不朽的信仰之花。
【传承:在铮铮誓言里赓续血脉】
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……”在公司团委书记张鹏领誓下,大家面对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,铿锵誓言在纪念碑广场久久回荡。
2024届新员工陈伟勋抚摸着胸前的团徽说:“站在先烈战斗过的地方,更能体会‘把青春献给祖国’这句话的分量。”仪式结束后,全体人员移步红色文化长廊,通过图文展板深入了解植地庄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等不同时期的光辉历程,青年团员蒋宇凡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:“传承是最好的纪念,奋斗是最深的告慰。”
【践行:在精神滋养中挺膺担当】
此次活动创新采用“仪式教育+实景课堂”模式,将纪念碑作为移动团课现场。公司团委特别设置“英烈故事青年说”环节,团干部化身红色讲解员,结合展陈史料讲述南沙抗战史中的青春篇章。“当年烈士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,和我们现在相仿。”凤亭大道项目团支部书记凌炫麒指着展板上泛黄的照片说,“作为新时代基建青年,我们要把‘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’的企业精神书写在湾区建设最前线。”
暮色漫过苍柏虬枝,新芽正续写着跨越八十年的青春对话。参加活动的青年们纷纷表示,要将活动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建设南沙的实干担当,在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工程中勇当开路先锋,让青春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通讯员:凌炫麒 中铁五局路桥公司凤亭大道项目
排行
焦点